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
在健康领域,除了常见的高血压、糖尿病等疾病,肉瘤和甲亢作为两类特殊疾病,因其症状隐匿、易被忽视,往往成为威胁健康的“隐形杀手”。
肉瘤:隐匿的“软组织杀手”
肉瘤是起源于间叶组织(如结缔组织、肌肉、脂肪等)的恶性肿瘤,发病率仅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%,但恶性程度高,易转移。其常见类型包括骨肉瘤、平滑肌肉瘤、滑膜肉瘤等。
病因与风险因素
肉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,但环境、遗传及病毒感染可能与其相关。长期接触化学物质、放射线可能增加患病风险;遗传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细胞生长失控;某些病毒感染可能引发细胞异常增殖。
症状与早期信号
肉瘤早期症状易被忽视,常见表现为:
1、局部肿块:四肢、躯干或腹膜后出现无痛性肿块,质地较硬,活动度差;
2、疼痛与肿胀:肿瘤压迫周围组织时,可能引发疼痛、皮肤红肿或关节活动受限;
3、全身症状:低热、乏力、体重下降等。
特别提醒:若发现体表“小疙瘩”持续增大,或伴随疼痛、皮肤温度升高,需立即就医排查。
治疗与预后
肉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,需根据肿瘤位置、分期选择局部切除或根治术。由于肉瘤易复发转移,术后常需联合放疗、化疗或靶向治疗。
预后关键: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,5年生存率可达60%-80%;若发生转移,生存率显著下降。
甲亢:代谢亢进的“能量风暴”
甲状腺功能亢进症(甲亢)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发的内分泌疾病,常见于20-40岁女性,典型表现为代谢亢进、交感神经兴奋。
病因与风险因素
甲亢的主要病因包括:
1、Graves病(占80%):自身免疫异常导致甲状腺肿大,遗传与环境因素(如感染、精神刺激)可诱发;
2、碘摄入过量:沿海地区居民或长期服用含碘药物者风险较高;
3、甲状腺结节: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或自主高功能腺瘤可能引发激素过量分泌。
症状与早期信号
甲亢的典型症状包括:
1、高代谢症状:怕热、多汗、体重下降、食欲亢进;
2、心血管系统:心悸、心动过速、心律失常;
3、神经系统:焦虑、失眠、手抖;
4、眼部表现:突眼、眼睑水肿、视力减退;
5、生殖系统:女性月经紊乱、男性性功能减退。
高危人群:有甲亢家族史、长期精神压力大或近期感染者需警惕。
治疗与预后
甲亢的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:
1、抗甲状腺药物:适用于轻中度患者,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;
2、放射性碘治疗:治愈率高,但可能引发永久性甲减;
3、手术治疗:适用于甲状腺肿大压迫气管或怀疑恶变者。
预后关键:规范治疗下,大多数患者可痊愈,但Graves病复发率达30%-50%,需长期随访。
科学预防,守护健康
1、肉瘤预防:避免长期接触化学物质和放射线;保持健康生活方式,增强免疫力。
2、甲亢预防:控制碘摄入,避免食用海带、紫菜等高碘食物;保持情绪稳定,减少精神压力;定期体检,早筛早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