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
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,许多人对它并不重视,觉得没有明显的不适、也不影响吃喝,于是放任不管,其实牙周病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。
牙周病是多种疾病的“隐形推手”
牙龈卟啉单胞菌是牙周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,它能通过牙龈伤口进入血液,引发全身炎症反应,并与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阿尔茨海默病、呼吸道感染、肾病等疾病息息相关。
血糖居高不下,可能需要先治牙周病 研究显示,牙周病与糖尿病可相互促进。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病发病率更高,病损较重且进展迅速;而牙周病引起的慢性炎症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,使得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更难以控制,甚至会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。 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牙周病的致病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后,会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,促进动脉粥样硬化,导致血脂增高,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,是诱发心肌梗死、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。 牙周病可引发阿尔茨海默病 牙周病可影响认知能力,严重时会出现痴呆。牙周病的致病菌——牙龈卟啉单胞菌能够越过血脑屏障进入脑部,引发慢性炎症,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。 牙周病可导致肾损伤 如果牙周病持续恶化,负责过滤血液的肾脏也会受到牵连。研究表明,牙周病的致病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肾脏,损害肾小球或肾小管功能,引发肾损伤。 孕妇也要警惕牙周病的危害 需要注意的是,孕妇如果患有牙周病,更容易出现早产或生下体重不足的宝宝。因此建议孕前进行口腔检查,如发现问题及早医治。 牙周病的第一阶段: 牙龈炎——黄金逆转期 主要症状:牙龈红肿、牙龈出血、口腔有异味等。 炎症主要局限于牙龈,一般不累及深部牙周组织,相当于“表层警报”。这一阶段是可逆的,应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按时刷牙,及时就诊治疗。 牙周病的第二阶段: 牙周炎——不可逆转期 主要症状:牙龈红肿、牙龈出血、口腔有异味、牙齿松动移位、牙龈退缩、冷热敏感、咀嚼无力、食物嵌塞、牙齿脱落、牙周溢脓等。 牙周炎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就像蛀虫啃食房子的地基,会逐步破坏深处的支撑组织,可导致牙齿松动、脱落。因此牙周炎需及时医治,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。 防治牙周病 要避免这些生活方式 长期熬夜。熬夜会增加进食频率、削弱免疫系统功能、降低口腔对细菌的防御能力,使牙菌斑中的致病菌更易侵袭牙周组织,引发炎症反应。 早晚不刷牙,食物残渣遗留在牙齿上,导致口腔细菌大量繁殖。建议每12小时刷一次牙,配合使用牙线,防止牙菌斑形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