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G电子·(中国)直营官网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

脚暖,则全身暖,中医教你三个穴位打开身体暖脚开关
发布日期:2025-11-07 16:45       作者:New Media       浏览:10.8万


俗话说:寒从脚起。中医也认为,足部乃人体经络气血之根蒂,“足为三阴之始,三阳之终”,十二经脉皆循行于足,是气血运行、阴阳交接的关键枢纽。


《黄帝内经・素问》有云:“阳气起于足五趾之表,阴气起于足五趾之里”,足之冷暖,直接关乎脏腑阳气的盛衰与气血津液的输布。


“寒从足下生”,古训昭然 —— 足部居于人体最低处,阳气易亏、寒邪易侵,若足寒则阳气不得升发,阴寒凝滞经络,既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,出现肢体麻木、畏寒肢冷,更会累及脏腑:肾主足少阴经,足寒则肾阳亏虚,失于温煦;脾主运化,寒邪困脾则水湿内停,诸病丛生。


反之,“脚暖则身安”,足部温暖则经络通调,阳气振奋,气血周流全身,脏腑得以濡养,正如《景岳全书》所言:“阳气不足者,寒从内生,非温不可”,而温足实乃温通阳气、驱散寒邪之根本要务也。


双脚温暖,经络传导畅通,气血顺利送往各个器官,身体也就跟着暖了。倘若双脚冰凉,气血阻塞,免疫力下降,感冒、关节炎等疾病趁虚而入。


太溪穴


位置:位于足内侧,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,双侧对称。

作用: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,而太溪穴是全身一大补肾要穴,它作为肾经的原穴,艾灸这里不仅可以补肾,还能调动生命的原动力,让气血上达于面,下行于足,调理因天气寒冷所引起的多种病症。天冷的时候坚持每天按揉左右的太溪穴各10分钟,能够改善脚冷的症状。


太冲穴


位置: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脚腕脖子方向推,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。即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,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。




作用: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,储藏肝经元气,是养肝的重要穴位。艾灸太冲穴,可以很好地调动肝经元气和消散肝气、平肝火,疏通全身气血,温煦身体。每天坚持以大拇指或者食指的指腹按摩5-10分钟左右即可。


涌泉穴


位置:位于足底部,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,约当足底第2、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/3与后2/3交点上。

操作:“肾出于涌泉”,是指肾经之气如涌泉之水,源源不断地从这里涌出,灌溉四肢,滋润脏腑。艾灸涌泉穴,可温补肾经,滋补肾阴,抑制肾脏虚火,防病保健。尤其在即将到来的冬季去艾灸涌泉穴,可驱寒取暖,强身健体。可以用手指点按涌泉穴,以局部有酸痛感为宜;或者用手掌从足跟向足尖方向进行按揉,以局部发热为度。


另外,肾为“先天之本”,是人体阳气的根源,负责温煦全身脏腑和四肢百骸。肾阳虚时,阳气不足、温煦功能减弱,四肢作为人体末端,最易得不到阳气滋养,进而出现手脚冰凉,且多伴随下肢发凉更明显的特点,所以日常生活中补肾也尤为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