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
最近几天,全国各地都进入了“烧烤模式”,出门五分钟,流汗两小时。不少网友调侃:“我和烤肉之间,只差一撮孜然。”但玩笑归玩笑,高温天气真的会“热死人”!
高温天对人体的危害
人体正常核心温度维持在37℃左右,当环境温度超过35℃、湿度>60%时,散热效率大幅下降,导致:
血液重新分配:皮肤血管扩张,内脏供血减少
大量出汗:每小时可流失1-2L水分+电解质
代谢紊乱:酶活性下降,细胞功能受损
持续高温下,身体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:
(1)先兆中暑(轻度)
表现:头晕、口渴、乏力、多汗、注意力不集中;
体温:正常或略高(<38℃) ;
关键点:及时降温补水可迅速恢复。
(2)热衰竭(中度)
表现:恶心、呕吐、心跳加快、皮肤湿冷、面色苍白;
体温:38-40℃;
关键点:若不及时处理,可能发展为热射病。
(3)热射病(重度)
表现:核心体温>40℃;无汗(皮肤干热);意识模糊、抽搐、昏迷等。
死亡率:可达50%!
关键点:属于医学急症,必须立即送医!
为什么热射病如此危险?
热射病不仅仅是“太热了头晕”,而是全身器官被高温“煮”坏的过程:
大脑:高温损伤神经细胞,导致昏迷、癫痫。
心脏:血液黏稠,心脏负担骤增,可能引发心梗。
肝脏&肾脏:高温导致细胞坏死,引发急性肝肾功能衰竭。
肌肉:横纹肌溶解,释放大量肌红蛋白,堵塞肾小管。
注意:两类人尤其危险!
劳力型热射病(青壮年多见):高强度运动或劳动时发生,如建筑工人、运动员。
经典型热射病(老年人多见):因体温调节能力差,即使不运动也可能中招。
高温还会诱发其他健康危机
1、心血管系统告急:高温使血液黏稠度增加,心脏病发作风险上升;
2、肾脏负担加重:脱水状态下,肾脏血流量减少,急性肾损伤、肾结石发病率风险倍增;
3、呼吸系统受创:高温+高湿环境下,哮喘发作风险提高;
4、神经系统紊乱:体温超过39℃可能造成脑细胞损伤,老年人认知功能在高温下下降明显;
5、代谢系统失调:糖尿病患者血糖更易失控,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症状可能加重。
日常如何防暑降温?
1.喝水有技巧
别等口渴才喝,每小时喝200ml(约半瓶矿泉水);
运动/出汗多时,喝淡盐水或电解质水(别只喝白水);
2.空调这样开
26-28℃最舒适,开空调时搭配风扇更省电;
3.防晒省力法
10:00-16:00尽量不出门;
出门戴帽子+墨镜,穿浅色宽松衣服;
4.快速降温技巧
用湿毛巾擦脖子、手腕(大血管位置降温快);
回家先冲温水澡(冰水会刺激血管);
5.吃对食物
多吃西瓜、黄瓜、绿豆汤(天然补水);
少吃麻辣火锅、烧烤(加重身体燥热);
6.老人/小孩特别注意
老人不渴也要喝水,空调该开就开;
千万别把小孩单独留车里!(10分钟就致命)
7.户外急救包
随身带:小风扇、清凉喷雾、藿香正气液(不含酒精型);
8.警惕“隐形中暑”
头晕、恶心、不出汗→马上到阴凉处休息;
皮肤发烫、意识模糊→立即打120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