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
近日,有网友发帖询问“孩子半夜总爱抓挠屁股,是怎么回事?”评论区热议不断,小南翻看了下,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是“体内有虫”“蛲虫”。 不少网友好奇:“小时候肚子有虫屡见不鲜,现在都什么年代了,人体内还会有虫?” 没错!不仅有虫,可能还不少!今天,一本正经讲科普的小南给大伙说说“寄生虫”那些事↓ 当心身体的“隐形敌人”——寄生虫 入夏后,大量的生鲜果蔬上市,大人和儿童进食摄入增多,上面难免携有虫卵,肠道内就容易出现寄生虫。人体内感染的肠道寄生虫,比较常见的是: 蛔虫:体长15-35厘米,呈乳白色线状,经口感染(食用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),幼虫可迁移至肺部引发咳嗽。夺取营养致发育迟缓,钻入胆道可引发急症 鞭虫:寄生盲肠,蠕虫可以穿透肠壁,引起细菌感染、贫血和出血。 钩虫:体长约1厘米,口囊具钩齿,可吸附肠壁吸血,致人贫血,幼虫丝状蚴经皮肤侵入,如光脚接触污染土壤。 蛲虫:白色线头状小虫,长约1-2厘米,儿童感染率高,可达30%-40%,寄居在大肠内,夜间爬出肛门产卵,引发剧痒,有时随粪便排出。虫卵经手口传播导致反复感染。 小南提醒:可以采用灯光夜查法确认有无,待孩子熟睡2-3小时后,用灯光检查孩子肛门处,是否可见白色蠕动虫体。 绦虫:体长2-8米,在人的肠道内可存活超过10年,掠夺营养致人消瘦,多因食用含囊尾蚴的未熟猪肉/牛肉感染,囊虫可寄生脑部引发癫痫。 切莫轻视寄生虫!它们正在侵蚀健康 很多朋友误以为感染寄生虫后,顶多会身体消瘦,营养被掠夺,其实不然,寄生虫在人体的危害非常多,对幼儿的危害更是急需重视! 夜间折磨:肛门瘙痒会影响孩子睡眠质量,出现夜惊、遗尿等现象; 营养掠夺:感染蛔虫可致消化不良、异食癖,感染钩虫可导致贫血; 致命风险: ①感染蛔虫引发肠梗阻/阑尾穿孔; ②蛲虫反复感染致幼儿体重下降,甚至出现认知损伤,女孩还可能感染阴道炎; ③感染鞭虫可致慢性腹泻、便血,下腹部疼痛,直肠脱垂,贫血和出血。 如何辨别发现体内是否虫? 1、儿童感染寄生虫的典型信号 行为异常 ①夜间肛门剧痒:持续哭闹、抓挠屁股,内裤可见虫卵白点; ②磨牙流口水:睡眠中频繁磨牙,枕巾潮湿; ③异食癖:突然爱吃土、墙皮、纸屑; 生长发育警示 ①面黄肌瘦但腹部膨隆,即“蛔虫肚”; ②身高体重停滞,伴慢性贫血; ③食欲骤降、消瘦、肛门红疹; 2、成人感染寄生虫的隐匿表现 常见症状: ①慢性腹泻/便秘交替; ②上腹隐痛; ③粪便中可见白色绦虫节片; 全身消耗性改变 ①不明原因贫血; ②肌肉酸痛或皮下结节; 过敏及免疫反应 ①反复荨麻疹、嗜酸粒细胞数值升高; ②癫痫发作; 什么季节适合“打虫”? 80、90后的朋友应该都吃过“宝塔糖”驱虫。服用药物是目前驱虫的主要手段。但是“打虫”也有关键期。 秋季是肠道寄生虫驱杀的黄金期。夏季儿童、成人因生食果蔬、玩土戏水等感染的寄生虫(如蛔虫、钩虫),秋季时虫体已在肠道成熟,用药驱杀效率更高。感染蛲虫的儿童,除了要用药物驱虫外,还要将床单内衣物沸水烫洗,注意保持个人卫生。 小南提醒:用药物驱虫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,不要自行随意服用!